*文为您带来科创板报6月29最新报道。在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上,深圳正式上线了国内首个“电力充储放一张网”. 这个电力网聚合了各类电力充储放资源,包括充电设施、新型储能和分布式能源. 与此同时,深圳还推出了虚拟电厂管理平台2.0版,这个平台不仅接入了充储放一张网资源,还包括建筑楼宇、蓄冰站和工业园区等资源,实时调控能力超过30万千瓦. 该平台是国内数据采集密度最高、接入负荷类型最全、直控资源最多、应用场景最全虚拟电厂平台之一. 深圳计划在2025年建成具备100万千瓦级可调节能力虚拟电厂,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绿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. 此外,南方电网也计划以深圳为试点,签署南方区域虚拟电厂首个并网调度协议. *
数据采集管理系统*国家能源局于6月16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,启动了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. 为推动新型储能科技创新,国家指出,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一方面将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,支持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流电池、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突破. 另一方面,批复建设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,支持行业领先企业与高校、研究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,推动高率密度电池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和工程化。全国各地在6月纷纷出台了针对新型储能政策. 河南省发布了《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意见》,江苏省印发了新型储能项目高质量发展若措施,广东省发布了《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措施》。湖北省也发布了《省能源局关于开展新型储能电站试点示范工作》。根据数据显示,2023年5月共有22个国内电化学储能项目开标,数据采集管理系统总容量达到6.10GWh,环比增长了32.49%. 储能部件项目容量占比超过了50%. 5月中标均价环比下降了19.67%,达到1.47元/Wh,碳酸锂价格下降影响得到了充分展现. 储能系统设备中标均价为1.22元/Wh,EPC中标均价为1.55元/Wh. 海通证券表示,配置储能能够提高新能源电力供应发电质量,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。未来中长期来看,储能行业市场规模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. 建议关注宁德时代、南网科技、英维克、阳光电源、上能电气、科锐国际等相关公司. *
通过深圳首个“电力充储放一张网”上线和虚拟电厂管理平台2.0试运行,深圳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绿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。同时,国家能源局和各地政策出台,进一步推动了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. 储能行业市场前景广阔,投资者应关注相关公司发展动态。新能源时代已经来临,储能将成为新能源发展关键环节,为实现绿低碳目标做出重要贡献. .